麦冬草防治锈病的有效办法
来源:
http://www.xymdcpf.com/ | 发布时间:2020年07月09日
只危害叶片。
襄阳细叶麦冬草,
襄阳中叶麦冬草,
襄阳麦冬草种植基地分享发病初期叶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,后渐变为暗黄褐色不规则突起,即病菌的夏孢子堆,直径0.5毫米左右,多发生于叶脉两侧、叶片尖或基部,叶片边缘和侧脉易凝集水滴的部位也见发病,有时夏孢子堆密集在叶脉两侧连成条状。初埋生于表皮下,后突破表皮外露并散出黄粉状物,即夏孢子。后期,叶面与夏孢子堆相对的位置,出现具不规则边缘的绿色小点,叶面呈花状,后渐变为灰色,失去光泽,果近成熟期即大量落叶。
麦冬草籽未完全长成即失水皱缩或落果,甜味大减。落叶后于夏孢子堆边缘形成冬孢子堆,冬孢子堆小,黑色,稍突起,但不突破表皮。病原称多层锈菌,属担子菌亚门真菌。本病只发现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两个阶段。菌丝体无色,大小30~40×5~8微米,夏孢子椭圆形或球形,淡黄色至黄褐色,单胞,表面密生短刺,大小14~26×12~20微米;冬孢子长椭圆形或多角形,单胞,平滑、顶端壁厚,上部栗褐色,基部色淡,大小10~21×6~20微米。
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锈病的侵染循环尚不清楚,可能以冬孢子在落叶上越冬,也有报道以夏孢子越冬。据检查,芽中有多年生菌丝活动。病落叶上越冬的夏孢子和上早发生的锈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源。有试验证明,外来夏孢子也是初侵染源之一。夏孢子随风传播,通常于7月中、下旬开始发病,湿度高时病菌开始侵染叶片。
防治方法
(1)加强栽培管理。不宜密植,应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;雨季及时排水,防止园内过于潮湿,以增强树势。
(2)清除初侵染源。晚秋和冬季清除落叶,集中烧毁。
(3)发病严重的刺园,可于7月上中旬天始喷1次1:2~2:300倍式绿得保胶悬剂400~500倍液、20%萎锈灵乳油400倍液、97%敌锈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、波美0.3度石硫合剂或45%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。必要时还可选用三唑酮、敌力脱等高效菌剂。